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為深入宣傳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動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去年,中宣部、國務院安委會、應急管理部組織各級黨委(黨組)集中學習《生命重于泰山》電視專題片,推動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統一思想、夯實責任、狠抓落實。
當前,世紀疫情持續、氣候變化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安全風險防范形勢復雜嚴峻。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接連對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全國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為進一步推動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凝聚各方面力量,特公開發布電視專題片及解說詞。
解說詞:
《生命重于泰山》
同期聲(習近平總書記作黨的十九大報告):
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薛瀾(清華大學教授):
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這是在底子薄、基礎差、人員素質比較低、科技支撐不強的情況下取得的。安全生產事故總量由升轉降僅用了二十多年時間,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了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數及死亡人數持續“雙下降”。這從根本上來講,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
直面風險
薛瀾(清華大學教授):
我國安全生產欠賬比較多,隱患點多面廣,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城市安全風險、新技術新業態帶來的安全風險比較突出。
張興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
危險化學品涉及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經營、廢棄處置等多個環節,系統風險突出,特別是我國化工行業基礎薄弱,90%以上中小化工企業不同程度存在生產工藝落后、設備簡陋陳舊、自動化程度低、專業人員不足、安全保障能力差等問題。我國現有生產、經營危險化學品企業21.2萬家,但生產企業入園率不足30%。據大數據分析,生產經營范圍涉及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有156.4萬家,潛在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多。
樹牢理念
宿斌(現任宜賓市江安縣縣委副書記、縣長):
我們通過反思之后,以人民為中心的安全理念沒有徹底地貫徹落實,過分地注重經濟項目和經濟效益,忽視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原來可能的有些認識,包括原來的政府認識還有些模糊。因為為了追求經濟指標,追求發展的一個速度,所以說就出現把關不嚴,然后快速推進,然后評估不到位。
王林元(事故調查組成員、西南石油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
習總書記一直提的是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帶,要搞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了2017年國家有明確的要求,應該說這個企業不具備在當地建設的條件,但是當地政府還把它作為一個招商引資企業,明顯感覺當地政府是為了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我們安全環保的要求,與中央提出的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一要求是完全相背離的。
薛瀾(清華大學教授):
如果我們的發展不能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那么這樣的發展它不僅沒有意義,而且也不可能持續。
強化責任
薛瀾(清華大學教授):
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制度創新,體現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深刻洞察,是我們黨的領導優勢、組織優勢在安全生產領域的集中體現。
辛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業務、行業、地方三者都必須把這個職責給擔負起來,這樣就真正做到層層有人負責,方方面面有人負責,就形成一個系統的、全方位的安全監管責任擔當之網。
高慶林(現任響水縣生態環境局局長):
之前大家沒把環保跟安全融合在一起,大家都認為,我是監管環保的,安全生產跟我們有多大的關系呢。
張勤岳(原天嘉宜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
我深知自己作為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負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面對事故的負面影響,我深知無法彌補,真心自愿認罪,主動接受懲罰,如果有可能,寧愿死的是我,而不是這些無辜的死難者。在工作中存在這種僥幸心理和違法行為,最終引發事故,害人害己,我對不起家人、更對不起社會。
呂國友(時任寶馬煤礦礦長):
通過我們這個事故,然后給更多的做咱們這個行業的人更多的警示,這個教訓太慘痛了,那么多家庭的破裂,這次事故中(我)應該負責任,因為現在落實煤礦的主體責任,落實礦長的責任制,這也是對咱們行業內的人來說吧,只要留下這個(超層越界)隱患,不出事是不正常的,出事是必然的。我自己走到這種程度,也確實是咎由自取。
辛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企業作為主體的這個責任是最基礎的,這一點我們給多高的強調都不為過。如果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企業經營管理者都能把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擔到肩上,很多安全生產問題就可以消化在企業內部。
健全體系
薛瀾(清華大學教授):
安全生產涉及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作出制度性安排、系統治理,指明了安全生產工作的路徑和方法。要從源頭抓起,以系統思維構筑立體化、全方位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從根本上提高安全發展水平。
薛瀾(清華大學教授):
把重大風險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就要像天津這樣,堅持鐵面、鐵規、鐵腕、鐵心,以零容忍的態度出重拳、下狠手,守牢安全生產底線。
汪崇鮮(事故調查組成員、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綜合協調司一級巡視員):
建房是由有關的部門按照法定的職責去審批,但是鯉城區成立了一個特殊情況建房領導小組,目的就是要規避有關基本建設相關程序和有關的法律法規。違反這些許可以后,他可以隨意蓋,恣意妄為。
狠抓落實
張興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
安全生產是完全有規律可循的,應當樹立風險可控可防、隱患可查可治的理念。事故的發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分析來看,風險防控、隱患治理大而化之,搞形式、走過場,法規制度、工作要求落不到基層企業,責任懸空、措施不實、監管不嚴,這是最要命的。
讓人痛心的是,不少地方在安全生產上屢屢重蹈覆轍。2014年江蘇發生昆山特別重大爆炸事故,2019年響水又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就在全國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2020年,福建、浙江相繼發生3起、山西發生2起重大事故,尤其是福建泉州欣佳酒店重大坍塌事故5個月之后,山西襄汾聚仙飯店又發生同類坍塌事故,兩起事故均造成29人死亡;重慶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連續發生2起重大煤礦事故;吉林松原市接連發生2起同類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21年1月10日,山東煙臺笏山金礦發生炸藥爆炸重大事故造成22人被困,雖然付出巨大代價、歷經14天緊張救援生還11人,但仍有11人死亡失蹤。這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些地方在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上仍存在很大差距。
各級領導干部肩負著“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一定要引以為戒、警醒起來。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實,從根子上解決指導思想問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強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必須強化風險研判抓落實,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真正做到“耳聰目明”、胸中有數,把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做細做實,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特別是把自己的教訓作為自我提高的“真經”和動力、把別人的教訓作為自己的寶貴財富,舉一反三防范化解同類風險。
必須深化專項整治抓落實,緊緊抓住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攻堅,深入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對不放心的重點單位、重點部位、重大危險源盯住不放、嚴密管控,嚴格執法、精準執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必須強化組織領導抓落實,各級領導干部既要掛帥又要出征,著眼于“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敢于動真碰硬,及時研究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體制機制等矛盾問題,配強班子隊伍,建立長效機制,層層擰緊壓實責任鏈條。
必須極端認真負責抓落實,始終繃緊神經,決不能有絲毫松懈、半點馬虎。就安全生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和不抓大不一樣,重視抓、認真抓和不重視抓、不認真抓大不一樣。只要大家都認真抓,就可以把事故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要堅持常、長二字,經常、長期抓下去,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
(結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實現更為安全的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強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有效遏制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事故。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安全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堅決抓好安全生產,有效防控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政治責任。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抓實干、奮發有為,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黨中央關于做好安全生產、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落地生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良好環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